二鯤鯓砲臺,或作二鯤鯓礮臺,舊稱安平大砲臺,現在一般俗稱為億載金城,是一座清朝時建立的砲臺。位於臺灣臺南市安平區,為中華民國文化部所管轄的國定古蹟

赤嵌樓,又作赤崁樓,位於臺灣臺南府城。前身為1653年荷治時期於赤崁行省興建之歐式城塞,又稱「普羅民遮城」,在地人稱為「番仔樓」,曾為全台灣島的商業中心,至清代已傾圮,僅留部分殘蹟。今日所見的赤嵌樓,大部分是漢人在荷蘭城堡之上,陸續興建的儒、道廟宇,包括海神廟、文昌閣。1960年,又由大南門城內遷來九座贔屭碑,終成今日樣貌。因此,所稱赤嵌樓,是歐式普羅民遮城殘蹟,以及海神廟、文昌閣的混合體。今列為國定古蹟。

原英商德記洋行位於臺灣臺南市安平區,是中華民國直轄市定古蹟。該建築是英商德記洋行在安平開港後於臺南安平所設立的據點,為當時的五洋行之一。現為臺南安平知名景點之一。

大南門城
清時大南門是通往鳳山城的主要孔道,出城外是荒涼的墳區,無賴、羅漢腳,甚至土匪常聚集此處滋擾鄉民或商旅,所以清廷特別將城門設計成半月形的「甕城」,當敵人來犯時,只要假裝外廓門被攻破,讓敵人進入外廓與城門的狹窄空間內,就可以「甕中捉鱉」,故名「甕城」。
碑林亭
西元1935年,日本人為舉辦台灣博覽會,著手整建大南門,將附近闢為「綠園」,並搜羅古碑殘碣陳列展覽。 1977年修建「碑林亭」,亭中展示台南市各時期的石碑。 大南門的右方空地上有碑林一座,展示著數量豐富的古碑,是研究臺南市歷史的重要資料,也是令人發思古之幽情的場所。  

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的「全臺首學」台南孔廟,可說是台南為文化古都的核心,南門路上綿延的紅牆在穿透樹梢的陽光下顯得神聖,也呈現著台南古都的獨特韻味,以歷史悠久的孔廟為中心,串聯起舊街區並連接附近主要的古蹟點,大南門、府中街、延平郡王祠等,是一個可以穿街走巷盡情享受古城氛圍的文化園區。

安平古堡,又稱熱蘭遮城、奧倫治城、王城、安平城、臺灣城,是一座曾經存在於臺灣臺南市的堡壘。最初建於1624年,是臺灣最早的要塞建築。自建城以來,曾是荷蘭人統治臺灣的中樞,也曾是鄭氏王朝統治者的住處。

安平古堡被指定為兩個國定古蹟:「台灣城殘蹟(安平古堡殘蹟)」及「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」,兩處遺跡實際上大多重疊。而瞭望臺則是於1975年由日治時期的瞭望塔修建而成,另外還有安平古堡史蹟紀念館及熱蘭遮城博物館,均列為文化資產。

台南旅遊網 
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